一、定義
光強分布是指光源在空間中發(fā)射出的光的強度分布情況。它能夠記錄光源的光通量、光數(shù)量、功率、功率因數(shù)、光源尺寸、光源效率以及光源制造商和類型等信息。然而,其核心在于記錄光源在所有方向上的光強分布情況。
二、分布曲線的分類
根據(jù)對稱性質(zhì),光強分布曲線一般可分為軸對稱、對稱和非對稱三種類型。
a)軸對稱:也稱為旋轉(zhuǎn)對稱,意味著所有方向的光強分布曲線都呈現(xiàn)出基本對稱性,通常適用于管狀燈和露天燈。
b)對稱:當(dāng)燈具在C0°和C180°剖面的光強分布是對稱的,同時C90°和C270°剖面的光強分布也是對稱的,這樣的光強分布曲線被稱為對稱的光強分布。
c)非對稱:指的是C0°和C180°以及C90°和C270°剖面上的光強分布均不對稱。
光強分布曲線還可根據(jù)光束角度分為窄光束、寬光束、次要光束等類型。
窄光束:光束角度小于20°。
次要光束:光束角度在20°至40°之間。
寬光束:光束角度大于40°。
任何燈具的光強在不同空間中均有所不同,我們可以通過數(shù)據(jù)或圖形記錄光強在空間中的分布。通常,我們使用y坐標(biāo)來表示光強分布,以坐標(biāo)原點為中心,用矢量標(biāo)記不同空間中的光強,然后連接矢量的終點,形成光強分布曲線。由于大多數(shù)燈具的形狀是軸對稱的旋轉(zhuǎn)實體,其在空間中的光強分布也是軸對稱的。因此,在任意表面上取燈具軸上的一點,使用這個光強分布曲線來代表整個空間的光強分布是足夠的。
如果空間中的光強分布不對稱,例如線性熒光燈,我們需要使用多個不同表面上的光強分布曲線來描述空間光分布。以燈具的長軸和垂直中心表面為C0平面,并通過燈具中心垂直于C0平面的C90平面來表示。要使用C0、C90,至少需要兩個平面上的光強分布曲線來表示燈具的非對稱光分布。
三、理解光強分布曲線
為了比較各種照明燈具的光分布特性,假設(shè)一個均勻光通量為1000流明(lm)的虛擬光源來提供光強分布數(shù)據(jù)。因此,實際光強應(yīng)該是光強值乘以實際光通量與1000的比值所得到的計量數(shù)據(jù)。燈具的光強分布是通過燈具的反射器控制光線來實現(xiàn)的,沒有使用不透明的棱鏡、光柵或散光罩來控制光線。反射器是燈具的基本控制光部分,其反射率越高,規(guī)則反射越強。